现在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龙江医派简介 | 机构设置 | 新闻中心 | 学术园地 | 成果展示 | 名医风采 | 龙医传承 | 寒地养生 | 政策法规 | 龙医文化 |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园地>>验方荟萃>>正文
 
 
益气化痰汤
2015-03-29 20:17  

王德光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根据中风的病因病机特点,自拟“益气化痰汤”。该方的药物组成为:黄芪50g、地龙15g、寄生30g、葛根50g、生地20g、丹参30g、泽泻35g。具有益气补肾,活血化瘀之功效,适用于中风之中经络各证及中风后遗症的康复,用于临床治疗中风,取得很好的疗效。兹介绍病例二则如下: 

[病例一]张××,男,53岁,1991年8月11日初诊。 

既往高血压病史,素有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1988年突发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蹇,但意识清楚。来诊时仍见偏枯语蹇,头晕汗出,下肢乏力,舌暗紫向右歪斜,脉弦缓。血压20 / 13 Kpa。 

西医诊断::脑血栓后遗症 

中医诊断:中风 

中医辨证:气虚血瘀,风阳上扰 

治法:益气活血,平肝潜阳 

方药:益气化痰汤加味。黄芪50g、地龙15g、寄生30g、葛根50g、生地20g、丹参30g、泽泻35g、茵陈15g、夜交藤50g、丹皮20g、虎杖30g。3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8月14日二诊:全身乏力,口干汗出均减。其他症状同前,血压22.7 / 13.3 Kpa。前方稍有加减:黄芪50g、地龙15g、寄生30g、葛根10g、生地20g、夜交藤50g、丹参30g、丹皮20g、泽泻35g、茵陈15g、虎杖30g。7剂,用法同前。 

8月21日三诊:右侧肢体沉重,二便不畅,其它症减,舌脉同前,血压18.7 / 12 Kpa。调整处方:黄芪50g、葛根15g、泽泻50g、茵陈50g、丹参35g、丹皮25g、生地35g、虎杖35g、夜交藤40g。 

继用7剂后,诸症明显改善。 

按语:《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云:“中风者,非外束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王老认为,本病素有阴虚阳亢,或情志所伤,或风阳内动,挟痰走窜经络,脉络不畅,而致偏枯,口眼喎斜。正如《临证指南·中风》所说:“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王老认为,该患现为脑血栓后遗症,因久病伤气,致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则血不能荣,气血瘀滯脉络痹阻则偏枯语涩,兼有风阳化火挟痰上扰而致头晕耳鸣。此为气虚血瘀,脉络痹阻,风阳上扰,痰火上攻之证。治宜益气养血通络,平肝潜阳清痰热。故王老用自拟益气化痰汤,配伍轻身益气、利湿除热之茵陈,养血通络之夜交藤,活血清热之虎杖而效。 

[病例二]幺××,男,50岁,1993年8月7日初诊。 

肌肤麻木不仁,左侧半身不遂,头晕乏力,言蹇语涩,口角流涎2日。舌淡红苔白,血压18 / 12.5 Kpa。脉沉弦。CT提示:腔隙性脑梗塞。 

西医诊断::腔隙性脑梗塞 

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 

中医辨证:肝肾不足、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补肾、活血通络 

方药:益气化痰汤加味。黄芪40g、地龙10g、葛根10g、寄生15g、泽泻20g、生地20g、丹参30g、红花10g、山芋肉15g、麦冬15g、石菖蒲20g、肉苁蓉15g。14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8月24日二诊:服药后,左上肢汗出,语言较流利,饮食不呛,口角流涎及其它症状均明显好转,脉滑,舌淡红苔白。前方加五味子10g、石斛15g。 

之后用上方加减调治20余日,该患步履矫健,语言清晰而愈。 

按语:本病素体阴虚,气血不足,经络空虚,风邪如中而致。但王老认为:“此风邪,非外风尔”。正如《景岳全书·非风》所云:“非风麻木不仁笃证,因其气血不至,所以不知痛痒,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麻木不已则偏枯痿废,渐至日增”。故王老于自拟“益气化痰汤”中配伍山芋肉、肉苁蓉、石菖蒲等取其补肾、祛风除痰,加麦冬养阴清热。二诊诸症明显改善,王老又取地黄饮子治肾虚喑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之义,加五味子、石斛,以阴阳俱补。 

以上两例中风,均为中经络,病因皆由肝肾不足所致。然例一因久病积损正衰,致气虚血瘀挟痰火阻络,为虚实夹杂证,王老用自拟益气化痰汤为基本方,益气补肾、活血化瘀,配伍虎杖等清火除痰之品,标本兼治。例二为素体肝肾不足,气血俱虚,脉络空虚,虚邪入中而致脉络瘀阻,此乃本虚之证,王老以基本方配伍山芋肉肉苁蓉、五味子等补肝肾、养阴敛液之品,以治其本。 

 

关闭窗口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派传承工作室  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 版权所有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研究楼505    邮编: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