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医向来有“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的观点,文章从伤寒、温病的性质、特点、传变以及相应方剂的应用角度加以详细分析,同时又点明下之“迟”与“早”是相对而言,要结合临床灵活运用,不能胶柱鼓瑟。
关键词:伤寒;温病;下法
吴又可著《温疫论》,最先对温病运用下法的理论予以阐发,主张“逐邪宜早,勿拘于下不厌迟”之说。其后清代名医戴天章曾明确提出:“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的观点。同用下法,何以有迟早之别?笔者略抒管见如下:
伤寒是风寒自表而人,防在表里传变,治当速解其表。盖寒为阴邪,易伤人阳气,故伤寒用温法,以扶阳为第一要义。《伤寒论》中下法甚多,尤详于承气之运用。观承气诸证,未尝不因腑实热结而用之。临证必见潮热谵语,腹满胀痛,大便秘结,舌苔黄燥等阳明腑证,方可议下。特别是对大承气汤的使用慎之又慎,辨证精细周到。辨汗出之多与不多,辨小便之利与不利,辨热势之潮与不潮,辨矢气之转与不转,辨外邪的尽与未尽,辨饮食的能食与不能食。再四详审,必俟其表证全罢,痞、满、燥、实、坚俱备而后用之。伤寒,乃寒邪所作,化热传变均较温病缓慢,寒邪化热,病入阳明,其伤津耗液之程度远不如温热之严重,且伤寒阳明实热证多转为三阴虚寒证,故临证有一分表证,仍宜解表,若早下之,则正气受伤,阴寒之气乘虚而入,乃成痞气、结、下利等证。故曰:”伤寒下不嫌迟”。
而温病是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来势凶,传变速,往往表证阶段极其短暂,迅速出现里热亢盛之象。并且由伏邪发病的春温以及感受暑热病毒所致的暑温,初起即无肺卫表证。叶天士曰:”夏暑发自阳明”,即暑温病初起就出现阳明气分热盛之象。吴又可说:“温疫发热……一日之内,而有三变,数日之法,一日行之。”且温热之邪,最易化燥伤阴,不论感而即发或伏而后发,其机转总以护住阴液为要意,盖”留得一分阴液,保留一分生机”。吴又可说”邪为本,热为标,结粪又其标也。”因此下法的目的在于攻逐邪热,泻热即所以存阴。同时吴又可明确指出攻下法”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告诫医者”注意逐邪,勿拘结粪”,”凡下不以数计,有是证,则投是药。”突破了须有燥屎、结粪方用下法的一般规律。伤寒、温病各有自己的发生发展规律,虽同用攻下,目的不一。概言之,”温病下其邪热,伤寒下其燥结”。”夺实之下尚可缓,存阴之下不可迟。”因此里热亢盛,即为温病用下的主要指征。当下即下,有一份下证,即宜下之。以防热邪久踞,消灼津液。
再者温病的传变较伤寒更为复杂,传变的趋向与伤寒各异,决定了伤寒有先表后里、先汗后下,而温病有先里后表、里通表和的特殊情况。
从方剂的运用来看,“伤寒下不嫌迟”主要是指大承气汤的运用,必痞、满、.燥、实、坚具备,方可言下。而在温病,须时时顾护阴液,苦燥之品当慎用。枳实、厚朴有伤津之弊,故少用之,多以芒硝、大黄泄热逐邪。因此“温病下不嫌早”是在调胃承气汤基础上的变化运用,意在以下为清。
所谓“迟”与“早”是相对而言,不能看作一成不变。虽曰“伤寒下不嫌迟”,但仲景亦有急下之设。阳明、少阴之急下证,皆危急重笃,治之刻不容缓,故俱曰急下,“急下”即“存阴之下不可缓”之意。吴鞠通阐发“急下存阴”之义,变换其方,发展承气的运用,又创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护胃承气汤、牛黄承气汤。
温病固然“下不嫌早”,临证脏热移腑的迹象初显,即应及时濡润利导、轻用瓜萎、杏仁,重用芒硝、大黄,防范于未然。但亦不可一概而论。如湿温,其病缠绵,即使大便不通,亦不可急攻、猛攻。仲景早有“湿温下之,额上汗,微喘,小便不利者,死”的论述。吴鞠通更强调“湿温下之则洞泄”,认为“误下伤阴而重抑脾阳之升,脾气转陷,湿邪内债。”并指出“湿气弥漫本无形质,以重浊药治之,愈治愈坏”告诫后学,湿温初期不可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