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龙江医派简介 | 机构设置 | 新闻中心 | 学术园地 | 成果展示 | 名医风采 | 龙医传承 | 寒地养生 | 政策法规 | 龙医文化 |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首页>>龙医文化>>龙医春秋>>正文
 
 
龙江医派龙沙系溯源
2015-03-02 16:05 常佳怡 王兵 陈飞 姜德友 

摘要:在龙江医派的形成和发展中,龙沙系占据了重要地位,为百姓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以1931年齐齐哈尔沦陷为分界,从龙沙系的形成背景、名店名家、传承教育等方面对其寻根溯源,为搜集更多相关资料和日后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龙江医派;龙沙;卜奎;齐齐哈尔

龙沙系始于齐齐哈尔,因齐齐哈尔旧称“卜奎城”,故又称卜奎系。其门人自标儒医,重医德、讲气节,放任不羁,重文化修养,习医者必先修四书五经以立道德文章之本,然后才研读《内经》、《伤寒论》等医药典籍。其临证多用经方,用药轻灵,辨证细腻。此医风延及嫩江、讷河、克山、望奎一带。本文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以1931年齐齐哈尔沦陷为分界线,归纳出龙沙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名店名家、传承教育等内容,在可考文献中理清龙沙系大体脉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一、1931年以前  

1.历史背景  

龙沙系由明清中原医药辗转传承而来,文化和经验基础雄厚,渊源深远。  

据考,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始有中原医术、本草及药物传入渤海国(今我国东北大部、朝鲜半岛北部及俄国沿日本海的部分地区),金人攻陷北宋后,从中原掠来的10万人中有汉医官,并有中医药医籍传入。黑龙江较为偏远,地广人稀,直到明末齐齐哈尔被设为驿站驻马村(卜奎站),方与内地交往渐增。清代前期,作为边疆地区和满人“龙兴之地”,黑龙江遭到封禁,顺治、康熙、雍正等朝,清廷将内地大批汉人流放到卜奎城,中医药文化方被一些士大夫出身的流人带入此处,成为龙沙系乃至龙江医派的肇源先驱。  

2.知名药店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晋商在卜奎开设“鼎恒号”杂货店兼营中草药,堪为黑龙江地区最早的药店。道光元年(1821年),改号为鼎恒升药店(前店后厂),原址位于今齐齐哈尔市南大街德福胡同3号。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军队入侵卜奎城前,鼎恒升已发展到七间铺面,雇员二十余人。鼎恒升制售的“史国公药酒”畅销东北、华北、京津一带,并有一部分经大连、安东销往国外。  

清代后期,随着封禁政策松弛,大量外来人口涌入黑龙江地区,中医药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卜奎城成为黑龙江地区主要的药材集散地,大量中医药店堂相继开业。如开设于1878年的万育堂分号、1890年的吉发与吉发增、1894年的吉长发,1902年的兴顺诚、1907年的锦和昌与锦和盛、1911年的世一堂分号等。  

3.先驱医家  

鼎恒号开设后,陆续有杭洲旗人华熙、思想家吕留良的子孙、晋商武诩等人在卜奎行医。据《黑龙江外记》载“土人无知医者,医多来自内地。余惟闻晋商武诩善针灸,施药济人不计利,得良医体,章君汝楠为作传,以授吕君景儒。”  

吕景儒为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吕留良的曾孙,随其祖父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发配至卜奎。嘉庆年间,卜奎爆发瘟疫,吕景儒自制药剂投入井中,救活多人,其后裔继续在当地行医,成为“龙沙派”之鼻祖。民国初年,其派门人奚健候,为卜奎世家子,著有《奚园医话》。  

二、1931年后  

1.传承教育  

东北沦陷后,由于伪政府对中医的限制,东北没有官办的中医教育机构,中医教育主要以家传或带徒为主,也有医学社团开办短期讲习所讲授中医理论,还有少数自学成医者。  

(1)师承  

师承是卜奎系传承发展的主流。名医收弟子侍诊传业,药店收学徒做工打杂,还有中医开设医馆招收学生授业。但民国及伪满时期的名医大多来自外地,受业于外地名医。如在张泽普十七岁随辽宁省营口县李姓中医学医三年,二十二岁在沈阳万育堂药店坐堂;名医华廷芳在“九·一八”事变后辗转到齐齐哈尔,同年随当地名医林子宣学习,三年后悬壶开业;在嫩齐有四大名医之誉的李万岑师从于法库县双台子私立医学社名中医王文章学医五年;张文波在法库县永春医馆学业七年;范梦泉自幼在开原仙云药店学徒八年;孟广钧出生于名医世家,14岁时拜刘子溪为师学徒,后又在双城县和榆树县学医。  

(2)家传  

很多名医出身中医世家,独有一门精湛医技。如针灸名家张尔多自幼随父习医,临床活用“峨嵋派”针法,其父是张作霖的军医官张财,曾被张作霖授予“针法国手”、“针灸之家”的牌匾;齐齐哈尔名医郭凤鸣,家族四代行医,他幼承家学,掌握了独特的中医外科技术。  

(3)集体办学  

据齐齐哈尔市医疗卫生大事记所载,1931年以前齐齐哈尔出现过两个小型的官办中医教育机构——黑龙江省城医学研究会(1919-1931年)和中医传习所(1926-1929年),还在1929年从四川请来老师成立过针灸传习所,有学员四十人。1931年后,黑龙江省城医药研究会转为民间组织,于1933年更名为黑龙江省汉医会支会,负责研究汉医学、设立汉医讲习所、培养从业人员、集体购买中药、医疗救治、对外地汉医来齐考核等工作,凡有伪民生部发给许可证的中医师均可参加。汉医讲习所开设课程有《内经》、《脉诀》、《本草》、《伤寒论》、温病、杂症、妇科、儿科、外科等。张泽普1938年后连续数年任齐齐哈尔市中医会副会长,并为历届中医讲习会讲授妇科和儿科等中医理论课程;李万岑曾任齐市医学研究会讲师兼教务长;范梦泉1940年任黑龙江省汉医讲习会理事,多次为中医学习班讲课;陶菊村二十年代任沈阳医学杂志编辑,与名医张锡纯有交往,主张中医团结自强,热心发扬中医学术,1933年来齐行医后任齐齐哈尔省城汉医会副会长,培养中医多人。这些讲习所、讲习会为那个特殊时期东北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杨廉波的子、侄均被培养为省市名老中医。  

2.知名医家  

在有据可查的伪满齐齐哈尔医家中,黑龙江人极少,只有华廷芳一人,其他多为辽宁、河北一带人士,如张文波、李万岑、范梦泉是辽宁省法库县人,张泽普是辽宁省营口县人,杨效起来自辽宁省昌图县,陶菊村、朱慎斋来自辽宁省沈阳市,胡国相是辽宁开原县人,陈景河是辽宁省锦县人,杨书章是辽宁省盘山县人;杨廉波及其子杨乃儒是河北省武安县人,孟广钧、赵慎修是河北省抚宁县人,王占一是河北省临榆县人。另外,韩星楼来自天津塘沽,郭凤鸣来自吉林省扶余县,于志敏来自山东省乳山县,还有一些无据可查的外来医家,如专治眼科的张诚庆、专治咽喉病症的杨晋卿等等。  

当地医家有受聘于药店坐堂者,多为店主的亲信、友好,名声在外者还会被各药店争相聘请。其报酬按处方卖钱额提成,即所谓“卖方子”。如华廷芳在世一堂坐堂时,药店也负责伙食,华每诊自收诊费一元,但不分药品利润。胡国相16岁于辽宁省开原县认师学医,20岁开始半农半医,1934年在黑龙江省拉哈、东五家子仍是半农半医,直到1937年才在万益堂坐堂,药店负责伙食,胡每诊自收诊费一元,卖出药品的纯利润和药店四六分成。还有开铺行医者,如省汉医讲习会副会长杨廉波于1923年到齐齐哈尔开设恒升豫、恒升泰、恒升庆三家大药店,同时看病收徒。  

三、结语  

卜奎作为黑龙江地区开疆较早的城站,且齐齐哈尔旧为黑龙江省省会,社会、文化、经济等各方面较为先进,吸引了众多外地医家悬壶于此,为龙沙系的肇源、传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长期以来,建国前的中医药发展史无人问津,使史料的搜集颇为困难,严重阻碍龙沙系学术脉络及学术特点的梳理整理。本文抛砖引玉,诚望同仁共同挖掘提供龙江医派及龙沙系相关资料,为龙江医派传承发展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义容,张启明,郭万有主编.黑龙江省志·卫生志[M] .第1版.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魏毓兰主编.龙城旧闻[M].第1版.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3]周喜才主编.齐齐哈尔市卫生志[M] .第1版.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卫生局,1990.  

[4]胡维亲主编.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卷二[M].第1版.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

[5]李敬孝,华世文主编.华廷芳学术经验集[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1-12.  

.  

关闭窗口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派传承工作室  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 版权所有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研究楼505    邮编: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