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龙江医派简介 | 机构设置 | 新闻中心 | 学术园地 | 成果展示 | 名医风采 | 龙医传承 | 寒地养生 | 政策法规 | 龙医文化 |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首页>>龙医文化>>媒体宣传>>正文
 
 
龙江医派——传承黑龙江中医药文化与学术精华
2011-05-15 22:08 记者 王蕊 吴萌  东北网

“龙江医派”是我国近现代北方新崛起的中医药学术流派,是黑龙江省独特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诸多因素作用逐渐形成的,有着鲜明地域和黑土文化特色的学术流派,在近百年的发展中,薪火相传、不断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   

高仲山是我国近现代著名中医学家、著名中医教育家,为黑龙江省四大名医之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与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创始人,为现代黑龙江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卓越的开拓性和奠基性贡献。2010年,时值高仲山先生百年华诞之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指出,是高仲山开创了“龙江医派”。为了纪念高仲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整理了高仲山在开创龙江医派中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教学与管理实践等,组织编写了《龙江医派创始人高仲山学术经验集》,是高仲山六十载临证经验之菁华,是“龙江医派”精髓之汇聚。   

高仲山——开龙江医派之先河

“高仲山沉潜学术、兴学勤政,是龙江中医之领袖,也是龙江中医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龙江医派创始人高仲山学术经验集》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院长姜德友告诉记者,高仲山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矢志从医。1931年8月,作为上海中国医学院首届毕业生,高仲山来到哈尔滨创业。而在当时,西医已经传进中国,中医面临被排斥的现状,甚至被人称为“旧医”,打击了许多中医从业人员的信心。高仲山在一次又一次捍卫中医的同时,励志要振奋龙江中医之士气。   

为掌握当地的中医水平,了解中医界知名医者,他遍访并结识了哈尔滨地区有一定声望的医学名宿。在取得大家的信任后,他团结汇聚了各方力量,于1937年成立了中医学术团体“哈尔滨汉医学研究会”,并被推选为会长。以扩大中医影响、宣传中医文化为己任,高仲山创办主编了《哈尔滨汉医学月刊》,并亲自撰文阐述中医医理,报道临床经验,逐渐吸引更多热爱中医并对中医学有独到见解和体悟的人参与其中。通过刊物的流通,高仲山很好地团结了全省中医人士,在伪满时期、最艰苦的条件下,挺起了中医人不屈的脊梁,吹响了龙江中医前进的号角。   

高仲山在热心中医事业的同时,已经开始思考中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兴办学校的想法在高仲山心中慢慢滋生。在上海的学习经历对他继承和发展中医,创办中医学校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仲山立志兴办培养新型中医的医学教育。   

20世纪30年代初的哈尔滨还不具备办学条件,高仲山通过开设中医函授教育和创办“汉医讲习所”来培养中医人才,他和夫人在诊病之余挑灯夜战,刻钢板、编讲义、装订成册、分发邮寄给分布省内外各地的函授学生。1941年,高仲山创办“哈尔滨汉医学讲习会”,并以汉医学研究会为依托,为中医进修提高、交流心得经验、磋商疑难问题提供了平台。为了办好讲习会,高仲山率领一些热心会员租借校舍,编写和印刷讲义,安排各科教师授课。开课后,他随班听课,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并亲自讲授《伤寒论》等课。讲习会举办两期,培养出五百名水平较高的中医,他们经过当局考试,取得了开业行医的资格证书,成为全国中医界的中坚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高仲山更加大力推广中医教育,培育后备人才,高仲山先后创办了哈尔滨市中医进修学校、黑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牡丹江卫生学校、黑龙江省中医学校,为构建黑龙江中医规模教育,在全省各地访贤纳士,调集中医精英,凝聚中医师资力量,使黑龙江地区中医办学的规模和层级,不断扩大和提升。经高仲山多年努力,1959年,黑龙江省政府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委派卫生厅厅长罗恕、副厅长高仲山等人在黑龙江卫生干部进修学院的基础上创建黑龙江中医学院,高仲山担任副院长,黑龙江中医药高等教育自此正式开始。   

同时,他还很重视学术研究工作,50年代初,他创办了祖国医药研究所,即现在的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自此,“龙江医派”悄然形成,它不仅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对黑龙江省未来中医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龙江医派——载北方中医之精华

在中医学术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在争鸣中互相渗透、发展、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医学“一源多流”的学术及文化特色。姜德友院长告诉记者,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主要受学术思想、学术传承、历史背景、地理气候因素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不同学派各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具有深厚的学术内涵和一定影响力的中医专家群体更是流派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姜德友介绍说,目前,在我国已涌现出九大学派,如江苏有孟河医派和吴中医派,安徽有新安医派,浙江的钱塘医派和永嘉医派,广东的岭南医派,江西有旴江医派,湖南有湖湘医派等,都具有一定的群体性、学术性、继承性、地域性和辐射性。   

而在北方,由于接壤俄罗斯,地处比较荒蛮的地带,寒冷的气候、文化背景与南方相差较大,龙江地区学术流派的发展相对南方较为缓慢。而中医学术讲究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在北方在用药量上更大一些,高发症以寒病为多数,如心脑血管疾病、风湿、肾病、糖尿病等都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包括高仲山、马骥、韩百灵、张琪四大名医,及张金衡、金文华、华廷芳、吴惟康、孟广奇等新时代的黑龙江名中医群体。他们在黑龙江省特有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在动荡不安、不断更迭的历史条件下,互相撷取交融,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骨伤科、针灸科等,各成体系,各有学术经验特点,并有论著传世,蕴成了气质独特的龙江医派,凸显了在对北方地区的疾病防治中的优势。   

作为龙江近百年来中医理论与思想的荟萃精华,《龙江医派创始人高仲山学术经验集》挖掘整理汇集了高仲山著作、医论、医话和医案等,当中的内容不仅治疗常见病症,更有针对北方地区地方疾病的独到观点阐述,多数论证内容更是高仲山临证的精髓所在,如书中记载的中医妇科理论和方剂对现代中医妇科临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对中医妇科人才培养以及黑龙江未来的妇科学发展意义重大;如书中记载养阴清肺汤治疗白喉、桃红四逆汤治疗干霍乱、加减滋阴清肺汤治疗猩红热等热病疗效良好的配方。另外,高仲山编写的《汉药丸散膏酒标准配本》也收纳其中,这是我国最早的行业标准中药配本之一,现今仍有很多中药厂以此作为生产某些传统中成药的规范和标准。   

黑土中医底蕴——彰龙江中医之风采

作为《龙江医派创始人高仲山学术经验集》的主编,姜德友院长倾注大量心血,将此书编纂完成,并表示此书是研究高仲山学术思想和总结高仲山临床、教学、科研与管理经验必备的重要文献,是龙江医派挖掘研究的开山之作、创新之作,此书的编纂完成,对挖掘龙江医派学术精髓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不仅对推动黑龙江中医药的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对促进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和传承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龙江医派”的形成与发展是黑龙江中医药学说理论产生和创新的土壤。姜德友院长向记者介绍说,在整理完学术经验集后,他们并没有闲下来,为了传承龙江医派著名医家学术思想,眼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全面、完整地整理出更多有关“龙江医派”的珍贵资料、文献和配方,为医学理论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他们仍致力于龙江医派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汇总,并同时整理编写如马骥、韩百灵、张琪、华廷芳、邹德琛、吴惟康、白郡符、陈景河等其他著名医家的书籍,编纂《龙江医派系列丛书》,将在科学出版社相继出版。   

姜德友表示,他们将扎实地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更深入地研究中医的内涵、优势、精华。同时,通过文献的整理和教育工作的继续,他们将从中培养一批热爱中医事业、拥有深厚中医理论的人才,使“龙江医派”的精华薪火相传,壮大“龙江医派”,形成解决东北地区特色疾病的坚实医学力量。   

对不同流派的继承和实践,是造就特色中医的重要方式,也是为中医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内涵丰富提供的有力保障。“龙江医派”将成为黑龙江省中医药人才培养与成长的核心动力,还是传播黑龙江中医学术的主体力量,对于促进中医药学科建设与事业的发展,激励青年中医学子,对中医新生力量的培养和提高,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闭窗口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江医派传承工作室  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会 版权所有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研究楼505    邮编:150040